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:首页 > 专题频道 > 十九大专题 > 奋进开福

幸福篇 | 重教为先 开福教育阔步走向三个缩小两个转变

撰写时间:2017-10-18稿件来源:新湖南


  悠悠万事,民生为本;民生大事,教育为先。教育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希望和福祉,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未来的期盼,没有什么比教育更受到关注,没有什么比教育更牵动人心。

  “教育一头连着民生,一头连着发展。”
  “抓教育就是抓民生,抓教育就是抓未来。”
  五年来,开福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,加大教育投入,夯实教育基础,推进教育改革,全区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效。
  我们的校园
  “我们的教室就掩映在绿色丛中,每个班级都是绿色环保班,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不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,还有回答问题声和快乐的笑声,我们在绿色的环境中,在老师的关爱下学习着,成长着,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金色的未来。”
  —— 开福区清水塘实验小学学生李泽睿

  学有优教,首先要有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。
  开福区始终坚持“两个同步”原则,即学校规划与城市规划同步设计,学校建设与城市开发同步进行。以规划为龙头,统揽学校建设,以优质均衡为原则,科学进行顶层设计,修编完善了《长沙市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(2003-2020)》,全区共规划中小学校130所,其中中学36所,小学89所,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,实现小学学位充分保障,中学学位数略有富余,整体超过全市城区平均水平。区域内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72%以上,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.8%以上。各级各类学校的科学布局,让人民群众就近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。

  2015年以来,开福区全面实施学校建设“三年行动计划”,大力推进学校建设。投入资金约24亿元,在全区新建、改扩建学校24所,新增教育用地574.2亩,新增建筑面积39.1万平方米,新增班级584个班,新增优质学位28000个,解决学位紧张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等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。同时积极改善办学条件,制定了“开福区标准化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”,先后完成了37所标准化学校创建任务,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、师资、实验设备、图书、体育场地、后勤设施全面达标,全面改善了学校环境,提升了管理水平。
  如今的开福校园,是校舍功能用房完善、校园整体环境靓丽、校园文化特色彰显的“美丽校园”,绿树成荫、错落有致、窗明几净、书香弥漫、花香四溢。

  我们的老师
  “近年来,开福区政府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,对全区教师进行层级培养,每一个开福教育人都能深切地感受到这种培养带来的变化和成长。我就是在开福的关爱支持下成长起来的,开福教育蓬勃发展,能够和开福教育事业、和学生一起成长,幸福满满。”
  ——开福区金鹰小学老师黄玲玲

 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,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,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。
  开福区委、区政府领导认为,仅有教室等硬件设施是远远不够的,还必须拥有一支热爱教育、熟悉教育、献身教育的教师队伍。因此,他们坚持人才引用和培训培养两手抓,促进教师量与质的提升。通过公开招聘、选调骨干教师、招聘幼师、接收免费师范生、招聘编外合同制教师等方式引进各类人才。近五年通过公开招聘教师、选调骨干、选拔免费师范生共引进392名在编教师,全市率先招聘编外合同制教师261名。
  他们还连续三年组织全区中小学校长赴“北上广深”等国家一线城市学习考察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,学习知名校长、专家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理念经验。与湖南师范大学、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等高校联合举办了后备校长、后备行政、班主任、团队干部等9个主题培训班。举办湖湘教师读书论坛、开福教育大讲堂,邀请张楚廷、黄耀红等文化大珈传经布道。

  教育均衡发展,师资的均衡是关键,开福逐步构建了科学、规范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机制。2015年轮岗交流27人,2016年轮岗交流教师89名(其中含骨干教师31人),2017年轮岗交流教师82名(其中骨干教师6人)。倡导校长教师由老学校向新建学校、由城区学校向城郊学校合理流动,促进老校带新校、以名校带普校,积极帮扶新建学校、薄弱学校,带动“校校创特色、校校成名校”,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
  全区组织开展了青年教师“新蕾杯”、骨干教师“园丁杯”、名优教师“名师课堂”,搭建了教师展示平台,逐步构建了教师成长体系。在原组建的 8个名师工作室基础上,又培养认定了3个名师工作室,名师成员达160人。建立了农村名师培训工作站,重点加强对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。修订《开福区青年教师培养规划》,实施“369”培养工程,即“三年过关,六年骨干,九年名师”。建立了后备校长、后备行政管理人员两大人才库,每年实施动态调整,加强跟踪培养。一支优秀务实的教师队伍,一批名校长、一批名教师正在同开福教育事业一道茁壮成长、蒸蒸日上。

  我们的课堂
  “孩子上小学之前,我一直有一个担心:怕作业太多,孩子会做到很晚,没时间再去玩耍。上学后,她总是很开心,每天回来也轻松地告诉我没有作业。原来,恰逢开福教育改革、课本改版,金湾小学在减负、优教方面做得很是周到,班主任章老师花了近半小时跟家长讲解阅读的重要性,我意识到,我的孩子,遇到了一个好老师,遇上了一个好学校。”
  ——金湾小学 家长
  “生动的教学方法、鲜明的教学风格、高超的教学艺术。”这是每一个开福教育者的追求,他们正坚持不懈地加快教育理念更新和教学方式转变。

  率先出台《落实<长沙市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六项规定>实施方案》,以设立无书面家庭作业日等形式,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。
  率先推出《长沙市开福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》,创新评价的维度和方式,形成了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机制。开福区始终将素质教育、理念、措施贯穿于各类教育的全过程,促进学生知识、能力、素质的全面提高,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整体升级进位。2017年中考一次性合格率达到96.77%,超全市平均水平。

 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,开福区始终坚持改革创新,不断完善学校现代治理体系。探索 “管、办、评”分离,逐步形成政府依法宏观管理、学校依法自主办学、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评价的格局。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,探索教师队伍的“区管校聘”模式,开福区实验小学校长张娟英告诉记者:“开福区实验小学是 “管、办、评”分离的试点学校,这种“区管校聘”模式给了学校很大的办学自主权,管理机制充满活力。”
  在全面夯实校园基础管理的同时,校园特色教育遍地开花,一大批体育、艺术、德育等特色学校不断涌现。清水塘实验小学建成了全省首个“安全体验教室”;新竹二小成功创建“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”;长雅中学、清水塘实验小学创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……全区通过验收或挂牌的特色项目学校增加至38个,占比70%。

  “敬教劝学,建国之大本;兴贤育才,为政之先务。”在今年的全区教师节大会上,开福区委书记沈裕谋掷地有声的承诺,开福区将继续坚持教育三个优先:教育发展优先规划、教育资源优先配置、教育人才优先培养,从而实现三个缩小两个转变:缩小城乡差距、缩小校际差距、缩小群体差距,从“学有所教”向“学有优教”转变,从保障基本教学向打造特色品牌转变,全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,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
  让每一位开福人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,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“好上学”“上好学”,沐浴着开福教育的春风,开福的明天将更加灿烂辉煌。
打印本页
关闭窗口

主办: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    承办单位:长沙市开福区电子政务中心

ICP备案号:湘ICP备05016479号   联系电话:84558280

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498号

网站标识码:4301050002